钟南山谈饮食:成人也要三分饥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赞同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不要吃得太饱,七八分饱最健康,这非常关键。一个人每顿饭都有饥饿感,很想吃,说明消化系统很健康,这是好事。

    钟南山健康之道:

    1.我的饮食习惯

    我不太赞成早餐少吃的说法,这要因人而异。我吃的早餐包括一杯牛奶、几片面包、一碗白粥、一盘蔬菜,一个鲜橙,或者是一杯鲜榨的橙汁,还有奶酪、吐司、两个鸡蛋清和一个蛋黄。我上午一般工作繁重,精力也好于下午,吃得多些,要靠这些食物作为动能。

    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是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容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等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对老年人来说,鸡蛋一般不易消化,但吃煮熟的鸡蛋,是煮到蛋黄刚刚成为固体,比较好消化,易吸收。

    我的晚餐一般来说是比中午更清淡,哪怕是参加晚宴,也选择一些清淡的东西吃。白薯、薯类、玉米,杂粮也选择吃,在以前特别注意吃这些东西。以前是选择厚味的,但是像红烧肉这些厚味的一般都是含胆固醇高的。现在并不是凭味道来选择,而是凭需要来选择。我认为一个人能够比较早意识到这方面是很好的。因为肉食在任何时候对很多人都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常常不需要那么多。

    中国人喜欢满足口感,广东人更是这样。对食物的选择根据营养需要,考虑膳食平衡搭配,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一直到中年,一直到50多岁以后还没有考虑到这点,特别是血脂比较高也没管它,心脏有了问题,才比较重视了。所以早重视的话就会好,人在年轻时就应该有这个知识,越早越好。

    我平时基本不用滋补品,用多种维生素。当然现在很难说有什么明确的感觉。是从理论上觉得应该加,应该补充。因为我们的饮食里的营养有时候不一定够。应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久前,维生素在太平洋两岸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美国2007年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刊物《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由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胡萝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死亡率增加16%。不仅如此,没有证据表明维生素能延年益寿。

    接着,国内某媒体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各种观点针锋相对,褒贬不一,老百姓更是无所适从。我个人认为,美国研究表明了维生素过剩会导致副作用,但是根据目前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及地区、城乡差异,还是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我一直都在吃多种维生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25年了。我认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

    2.成人也要三分饥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是对小孩的育儿经。其实对于成人来说,三分饥同样很重要。我非常赞同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不要吃得太饱,七八分饱最健康,这非常关键。一个人每顿饭都有饥饿感,很想吃,说明消化系统很健康,这是好事。

    采访对话:

    叶依:“食为天,对‘天’重视的程度,好像大过于对‘地’——健康的重视,尽管健康知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普及了。”

    钟南山:“是的,的确不能只顾天,不顾地,往往是我们顾地,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天。”

    叶依:“关于一日三餐的食量已经有一个朗朗上口的说法,市民也大多记忆犹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您认为一日三餐的比例,怎样才算合理?”

    钟南山:我认为科学的饮食习惯,一日分配应该是“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

    叶依:“您的饮食结构如何安排?”

    钟南山:“我比较强调膳食结构要合理,并要有意识地增加保护性的营养,如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吃是本能,是天赐之福,但是人类的知性应该不断赋予吃更多的内涵。让我们每个人内心有一个祈祷:不再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患病。

【责任编辑:张苒】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