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绘新闻>>

高度近视须提防并发症 18岁后眼轴仍然增长或可致盲

2018-03-28 14:47: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赵强)随着当今社会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学生群体中近视甚至是高度近视也越来越多。在有些家长人眼里,孩子近视的度数增加只不过是更换一下眼镜而已,其实并非如果简单。近日,有关专家指出,高度近视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大部分会致盲,是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尤其孩子在18岁以后,近视度数依然增长,致盲的危险性会更大。

    河北省高度近视人群大约有220多万

    高度近是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大于26.0mm的近视状态。现在随着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增加,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我国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群体调查患病率为0.95%,而在上海市进行的一项小范围调查发现患病率为6.98%,在河北省高度近视人群大约有220多万。

    高度近视和普通的单纯性近视有什么区别呢?据河北医大二院眼科主任医师张斌介绍,一般来说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定阶段度数停止增长,而且终身稳定,这是大家对近视眼的通常认识,也是一般规律。但有一部分人的近视度数不断加深,视力矫正始终不理想,甚至到中、老年后近视仍然增长,视力不断降低,这就是高度近视。如果高度近视同时合并眼轴的不断的增长和眼底视网膜发生病变,就发展成了我们临床上所称的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通过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或通过激光近视手术就可以消除近视度数。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需要带非常厚、度数非常大的近视镜片,但视力仍然很差或不断降低。

    处理不当 高度近视有可能致盲

    高度近视不单纯是近视度数的增大,而是同时发生很多视网膜的病变,由于眼轴不断向后延长,后部巩膜变薄向后膨出,这种趋势持续发展就会发展成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和脉络膜也随着巩膜的延伸向后延长,逐渐发生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其中视网膜视锥细胞最集中视力最敏锐的黄斑区受损也最严重。早期可以发生黄斑劈裂患者视力不同程度降低或看东西变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形成黄斑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这时候患者的视力迅速丧失。有一部分高度近视的患者还可能在黄斑区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生血管,新生血管的破裂造成患者视力严重下降。

    张斌指出,高度近视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眼底病变,眼底病变由轻到重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如发生视网膜脱离往往先有视网膜变性裂孔,只要定期详细地进行眼底检查,尽早地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处理,视功能就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护。随着检查设备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新药的不断研发,原来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病理性近视的很多病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危险信号一:18岁以后眼轴仍然持续增长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近视的度数增长很常见,可是到了18岁以后,眼轴还在增长就危险了。张斌指出,近视的度数过高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看不清东西,还会引起眼轴的前后径过快增长,眼球的形状发生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脉络膜受到牵拉而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变性,这时可能就发生病理性近视了。一般的孩子发育到l 8岁左右,眼轴就会停止增长。但病理性近视患者,在18岁以后,眼轴还会持续增长,带来严重的危害。它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眼部病变,包括玻璃体变性、视网膜脱离、视 网膜和脉络膜萎缩、黄斑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等,再严重的还可以导致失明。

    危险信号二:中、老年近视度数持续加深

    一般的单纯性近视眼在一定的年龄以后,近视度数就不再加深。但高度近视的近视度数总是会不断加深,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停止。 引起高度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有遗传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度近视的应该高度警惕,要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如果早期发现的话,病变尚处于轻度状态,治疗起来 就比较容易些。

    危险信号三:开始出现飞蚊症状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情况需要去就诊呢?张斌指出,如果有高度近视,同时看到眼前有各种形状的黑影飘动,有的像蚊子、有的像毛毛虫、有的像丝带……我们称其为飞蚊症。飞蚊症是高度近视、老年人和用眼比较多的人群常发生的一种症状,它是由于玻璃体发生液化、变性所引起的。这种飞蚊症也是高度近视患者早期的主要表现。在高度近视患者眼轴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可以出现牵拉黄斑部的小血管而引起黄斑部的出血或者水肿,这时看东西会有视物发暗、视物变形。这种情况还是好处理的,如果长期的牵拉还会导致Bruch膜出现破裂,形成新生血管,新生血管还会导致出血、渗出、水肿甚至形成瘢痕,会严重影响视力。高度近视还有很多的眼底表现,比如视网膜的劈裂、裂孔、周边变性、后巩膜葡萄肿甚至视网膜脱离。

    危险信号三:矫正视力依然不断下降

    高度近视的患者相对视力较差,对于矫正视力降低往往不在意,认为可能是年龄大了,眼睛老化造成的,延误了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治疗恢复视网膜功能可以有效保护患者视力,或者通过手术治理抑制高度近视的发展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高度近视的患者特别是视力不断降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

    正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并发症

    在过去的20年间,借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频域 OCT 和三维磁共振成像术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应用OCT,能以高分辨率评估视神经、黄斑以及新近的病变,如近视性牵拉性黄斑病变和圆顶状黄斑病变等。新的治疗手段、包括巩膜缩短术、后巩膜收缩术、玻璃体切割术以及抗新生血管药物疗法等的出现使部分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预后得到了改善。

    巩膜手术可有效应对“后巩膜葡萄肿”

    后巩膜葡萄肿是一种以眼后段局部向外膨出为特点的病变,是病理性近视最具代表性的眼球畸形特征。Spaide于2014年将后巩膜葡萄肿明确定义为眼球壁向外膨出且膨出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周围眼球壁的曲率半径。应用频域OCT检查可以观测病理性近视患者的全巩膜厚度和巩膜轮廓,将其联合三维磁共振成像术(3D MRI )和欧宝全景眼底造像系统检查,可以将后巩膜葡萄肿归为不同的分类。后巩膜葡萄肿与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进一步恶化以及近视性黄斑病变和视神经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巩膜手术对预防后巩膜葡萄肿的发展是有利的。

    联合手术可消除“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可以分为黄斑劈裂、黄斑裂孔、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其中黄斑劈裂是引起高度近视视力下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近年来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发展,对近视性黄斑劈裂的认识不断提高。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劈裂是慢性进行性发展的,患者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随病情发展,可进一步发展为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而导致视力进一步明显下降。近视性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对牵引性黄斑病变的玻璃体切割术以及联合巩膜手术及内界膜剥除术,用于解除牵拉因素。

    生长因子类药物可有效对抗“脉络膜新生血管”

    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也是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 50 岁个体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眼底血管造影术和 OCT以及血管OCT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可以获得脉络膜新生血管早期边界清晰的强荧光及其晚期渗漏的图像,OCT检查则有无创、快速的优点。

    此外,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评价后极部漆样裂纹上格外有优势。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可以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强自发荧光和斑片状自发荧光现象。关于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过去曾采用激光光凝疗法和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然而这些疗法对患者的视力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复发率很高。自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问世后,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它们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

    提醒高度近视患者: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张斌提醒,高度近视是以眼轴增长、后巩膜不断向后延长、视网膜发生多种病变的复杂性眼病。早期由于对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认识不足认为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防、不可治、不可逆,但随着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创新,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很多早期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都可以获得有效治疗、保护患者视力。

    现代的眼科检查手段很先进,比如OCT检查、眼底照相、眼B超、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荧光造影等。对于单纯玻璃体混浊的情况,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可以不去处理。建议度数增长过快的患者,每半年到一年要到正规医院眼科做散瞳检查,重点看视网膜情况,因为病理性近视会因为一系列眼底并发症的产生而导致失明,因此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责任编辑:赵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