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防控

做好这五点 降低肠癌发病率

2018-08-01 10:15:24 来源:广州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肠镜是筛查和诊断肠癌的金标准,一定要定期检查,不该偷懒的时候千万别偷懒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勇教授

一说起肠癌筛查,大家就想起了肠镜。一想起肠镜,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但事实是,如果你年过40却不定期筛查,肠癌很可能就悄悄潜伏下来。临床统计发现,70%的肠癌一发现就已是中晚期,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降低5年生存率。如何有效预防肠癌?如何早发现肠癌?如何治疗肠癌?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勇教授,听听他怎么说。

发病率持续增高 年轻人增加更快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且其发病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直肠癌的发病增加更快,并且呈年轻化趋势。

2017年2月发表在权威杂志JNCI上的一篇文章给世人敲响警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20~39岁的成年人,直肠癌发病率每年上升1.0%~2.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40~54岁的成年人发病率上升了0.5%~1.3%,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研究显示,1990年出生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高于1950年出生的人的两倍,并且患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四倍。自1974年以来,55岁以下的直肠癌确诊数翻了一番,从14.6%增加到29.2%。

李勇表示,以前老觉得肠癌是老年人的疾病,但现在大家都改变了看法,当出现类似结直肠癌症状时,千万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肠癌的可能性。

筛查金标准还是肠镜

说到筛查肠癌,很多人都很抗拒肠镜,想想都觉得痛苦。李勇表示,不能因为怕痛怕麻烦就偷工减料,还真得定期筛查,尤其是过了40岁以后。早期筛查的意义重大,统计显示,早期发现可手术切除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65%左右,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则只有12%左右。

如果是筛查直肠癌,可以先做肛门指检,基本上体检项目里都有。但很多人因为怕羞常常选择直接忽略这项检查,但其实这项检查能够筛查出80%的直肠癌患者。特别是低位肠癌患者,很容易在专业医生的指检中被筛查出来。

如果是筛查大肠癌,结肠镜检查必不可少。李勇介绍,虽然在做结肠镜时确实会使患者有些不适,但肠镜对大家的益处却是非常巨大的。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将有癌变风险的息肉直接切除,避免癌变;对于已经产生癌前病变的腺瘤直接切除;对早期的大肠癌进行根治治疗,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升治疗效果。

预防肠癌 认真做好这五件事

医学研究认为,大肠癌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其发生主要跟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如果家族中有肠癌患者,那么子代患肠癌的风险会大一些,在饮食生活上就更应该注意预防。

1.定期筛查:虽然绝大多数粪便带血是痔疮引起的,但是结肠癌、直肠癌也可能与痔疮同时存在,其临床症状相当多且最易令人混淆及忽略。所以,如能定期筛查,会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粗粮少吃糖。

4.戒酒戒烟:酒精明显增加癌症发生的机会,如果同时抽烟,则两种危险因子会相互叠加,制造更高的危险。

5.积极运动:运动可以控制体重,减少癌症的发生几率。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并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时间,从而预防肠癌。

治疗:千万不能忽视靶向治疗

结直肠癌根据部位分为左半肠癌和右半肠癌,左半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右半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左半肠癌多表现为便血和肠梗阻,较易与痔疮混淆,而右半肠癌以贫血和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不易被人所察觉。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出现明确症状时才就医,此时约有70%的患者已处于中晚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不过,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现在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段越来越多。李勇介绍,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靶向药物的出现,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成为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

虽然部分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案并纳入国家医保范围,但从现阶段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比例并不理想。对此,李勇表示:“主要是患者对靶向治疗药物的认识不够,非常依赖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这需要患者提高认识。另外是因为还有一些靶向药物未进入医保,价格昂贵,很多患者负担不起。”靶向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类是抗表皮生长因子药物。前者是通过与VEGF特异性结合,作用于肿瘤的细胞或组织的血管,改善病人微环境,提高化疗效果,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后者通过与肠癌细胞表面的EGFR特异性结合,通过酪氨酸激酶(TK)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等作用。通过治疗,可以将晚期患者总生存期提高至2年以上,客观缓解率提高到50%以上,有些临床效果好的患者其生存时间甚至可以提高到将近4年。(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冯)

责任编辑:秦秋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