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题汇>>

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 一定要提前预防

2020-06-17 17:49:32 来源: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虽然说大部分的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发病的过程却又痒又疼,为了不让宝宝受罪,家长一定要提早做好防病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病程自限,1周左右自愈,少数病例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本病传染性强,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易引起暴发或流行,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本病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人群普遍易感,低年龄组儿童(5岁以下儿童为主,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最为易感,成人大部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手足口病流行形式多样,无明显地区性,夏秋季(5~7月)为高发季节,由于手足口病病毒分布广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传染性强等特点,常可引起幼儿园或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疫情。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重症病例(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等心肺并发症,继而出现呼吸及循环系统衰竭,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既简便又经济的预防措施,EV71灭活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由于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因此该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2.搞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家长帮助患儿做好个人卫生,帮助其勤洗手,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庭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托幼机构要做好晨午检及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定时消毒制度,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一旦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3.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婴幼儿和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如何治疗

感染手足口病后应消毒隔离治疗,手足口病目前还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低热或中度发热,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头部冷敷和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特别提醒

1、患儿应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口腔有糜烂时进流质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

2、患儿衣服、被褥保持清洁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破溃感染。

3、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温开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

4、因手足口病病毒可侵犯神经系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需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5、如果孩子处于学龄期,开学后更要格外注意。不止防新冠,手足口病也需警惕!

6、如果没有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

来源: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宁晓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