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新闻

援疆医生姚一民:这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

2021-10-27 12:48: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总是对那片神奇的土地充满向往,想看那冰川雪岭,想看那戈壁翰海。从燕赵大地,到茫茫戈壁,援疆医生姚一民把精湛的医术和爱带到新疆,为当地医疗精准帮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姚一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生。怀着对新疆的深深热爱,肩负着各级领导殷殷重托,作为河北省援疆医务工作队的一员来到新疆巴州,在巴州人民医院度过了意义非凡的18个月。

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姚一民接诊患者3000余人次,完成大小手术1000余人次。在这些看得见的数字外,更可贵的是难以记录的一幕幕:手把手把技术传给当地医生,面对面给患者仔细问诊倾心医治。

回想起这段援疆经历,姚一民内心依然难以平静。他说,这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

直面困难,勇挑重担敢为先

刚到巴州人民医院时,眼前的医疗困境让姚一民很是吃惊,由于当地没有能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条件,再加上经济困难或者语言不通,很多患者都耽误了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技术难度高,当地能独立进行的医生太少,围手术期处理也很麻烦。所以,培养独立术者、玻切设备的引进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在多方的努力下,一些必要的医疗设备引进巴州医院后,姚一民教授对当地医护人员倾囊相授。对于每台手术的操作要点,姚一民都是边讲解边示范,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就这样先后完成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脱位人工晶体捞出+前部玻切+人工晶体悬吊术、玻切术后水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等200余台,提升了当地医生的操作能力,也实现了一些新技术新病例“零的突破”,从而提高了巴州人民医院眼科的诊疗水平。

就这样,在援疆一年多时间里,姚一民教授先后接诊患者3000余人次,门诊激光手术600余人次,收住院人数200余人。截止现在完成手术400余台次,开展重大手术120余台。

在完成临床诊疗的同时,姚一民积极参与自治区内学术与科研工作,推动新技术的开展。同期,他为科室申请了关于开展黄斑前膜手术新技术项目,完成院级新技术项目立项1项,填补了当地眼科领域的空白。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些日常工作中,姚一民教授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帮扶只能解一时之困,要想将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永远留在这里,必须强化自身发展,打造一支“带不走”眼科队伍,壮大守护新疆人民健康的中坚力量。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他从科室医疗管理、技术指导、业务查房、培训教学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整理课件,一刻不敢放松。

每周二上午,姚一民教授带领全科人员大查房,改变流于形式的查房模式。他把科室年轻医生作为师带徒的主要培养对象,给予手把手教学。周六、日到病房、门诊巡查,教学查房每周最少1次,每天都要临床查房。

姚一民教授还带教科内年轻医师6名,手把手教给他们眼前后节激光治疗技术和双目检眼镜眼底检查技术。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与科研工作,先后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的眼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眼底病继续教育项目等讲座2次,在科内进行了多次玻璃体相关内容的学术讲课,从全方面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磨炼他们的技术。

倾心付出换来一致好评

姚一民教授积极参与援疆指挥部和医院组织的义诊、植树等集体活动,为巴州尉犁县和焉耆县人民服务50余人次。

积极参与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的全国第25个爱眼日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爱眼日系列活动”易企秀等加强宣传,分别在医院门诊大厅和孔雀社区进行义诊活动2场,义诊24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0余份。

姚一民教授的倾心付出,受到医院、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为当地眼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1年10月15日,刚刚从新疆巴州返回石家庄的姚一民教授,并没有做任何调整和休息,又投入了日常的工作中,“该出诊就出诊,该手术就手术,和援疆前一样,这就是一名医生的本职吧。”姚一民教授说。


责任编辑:赵强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