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要闻

张家口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2017-02-23 11:13: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一、张家口市概况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紧临首都北京(距北京180公里),西连山西大同,南接华北腹地,北靠内蒙古草原,是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重要通道。全市辖6区、10县、2个管理区、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2.17万。2016年年初,张家口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主城区面积由868.96平方公里扩展到6377.81平方公里。全市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度左右,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无霜期短、日照充足是主要气候特征。全市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境内桑干河、洋河、白河、黑河注入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已由国务院批准,并入围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通过不懈努力,张家口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在京津冀地区保持最好水平。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36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0808元,全部财政收入为23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5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3.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7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9:40:42.1。

张家口市地形地貌多样,土地面积大,林草资源丰富,气候冷凉独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好,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加之优越的地理区位,张家口发展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食品产业是全市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张家口农牧资源特色鲜明,是“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杏扁之乡”、“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华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还是北京重要的“菜篮子”,每年供应北京绿色蔬菜达250多万吨,占到其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7至9月份甚至占到了40%以上。全市耕地1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3片、产品147个,2015年种植业总产值217.5亿元。全市有各类备案养殖场1184个,规模以上奶牛养殖场257家,无公害畜产品产地93个;定点屠宰企业75家,其中生猪定点屠宰场16家、屠宰点24家,牛羊鸡定点屠宰场33家、屠宰点2家。2015年养殖业总产值185.6亿元。全市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315家,其中乳制品生产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调味品、方便食品、豆制品、冷冻饮品、速冻食品、饮料、水果制品、食糖、薯类食品、蔬菜制品、糕点、饼干、罐头、淀粉制品、炒货食品、食用植物油、粮食加工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23大类食品。全市有获证食品经营户22026户,其中企业1367家、个体工商户20659户,食品添加剂销售单位18家;有获证餐饮服务单位6580家,其中大型以上酒店224家。

二、张家口食品安全总体状况

近三年来,张家口辖区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期间,国家级抽验样品共733批次,合格率为98.1%,其中2014年合格率为94.3%,2015年合格率为100%,2016年合格率为99.1%,食品抽检合格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19个县区全部完成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任务。

(一)统一加强的食药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市政府独立设立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市政府食安办合并,负责食品药品各环节监管工作,市农牧局、林业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其他单位按照食安委职责分工落实食品监管职责。大部分县区食药、工商、质监“三合一”成立食品和市场监管局,与县区政府食安办合并,把食药监管作为首要任务,涿鹿、宣化等少数县区食药监管机构单独运行,基层食药监管得到加强。全市232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食药监管办公室,按乡镇或区域设立了165个乡镇食药监管派出机构;村级配备协管员4679名,并落实了每月100-200元补助。全市食药监管形成了市县乡“三级机构”、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各级监管机构实现了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依法履行日常监管、监督抽验责任,做到了监管全覆盖。目前,全市食品监管人员占辖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三点零九。

(二)监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指导标准,全市基层监管机构配备了办公用房,执法人员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执法装备和检测设备。各县区按照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六有”要求,开展乡镇所标准化建设达标活动。各级监管部门全面加强了人员培训,市食药局依托当地高校对全系统食品监管人员进行了大培训,县区局立足岗位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组织业务培训,食品监管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年培训时间达到50小时以上,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网格化监管,依托各地监管对象分布和地域特点,合理配置监管力量,严格层级管理,细化监管职责,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网格和行政村(社区)网格,全市建立了19个一级网格、301个二级网格、4100个三级网格,形成了“县区局+乡镇(街道)监管所+行政村(社区)协管员”的网格监管模式,重点区还建立了网格化监管电子地图。

(三)监管执法得到全面加强。各级监管部门每年初认真制定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年度计划,以排查问题为导向,以消除隐患为核心,以查办案件为重点,全面落实现场检查责任。对各类监管对象合规性检查、有因检查和飞行检查达到2次以上,对辖区内持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量化分级或安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风险分类等级确定各类监管对象检查频次,对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巡查次数4次以上。针对食品安全工作运行情况,适时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每年都要组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日行动”、学校食堂开学前“大扫除”、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节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暑期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两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冻品、散装酒、豆芽、粽子、鲜食玉米以及食品安全“清源”行动、“净流”行动、“扫雷”行动、“利剑”行动、保健食品“打四非”等46项专项整治,整改隐患1600多项。切实加大了监督抽检工作,圆满完成了国抽省抽任务,针对我市重点区域、重点食品特别是地产食品安全状况,认真制定年度监督抽验计划,严格按照有关抽验要求开展抽检工作。2015、2016两年全市分别完成食品抽验17304批次、19898批次,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了每千人4份。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召回问题食品,应召回食品召回率达到100%。按照《河北省卫生计生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全市19个县区全部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点, 2015年、2016年分别采集样品770份、745份,检测任务超额完成;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要求,哨点医院覆盖全市各县区,2015年、2016年分别上报食源性病例878例、1425例。全面加强稽查执法与刑事案件查办,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线案件,强化部门联动、追根溯源、行刑衔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两年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案件立案700余起、罚没362万元,刑事立案1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6名,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层层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了专门应急队伍,加强培训演练,印发应急操作手册2500册,在经开区、崇礼区组织开展了两次应急演练,并设立了15人组成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专家库,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四)企业主体责任得到全面强化。一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张家口市诚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等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将食品生产经营相关的单位、法人、个人的食品安全信用状况全面纳入社会诚信范围,使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在金融、土地、许可等各领域得到联合惩戒。监管部门全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做到了一户一档,信息全面准确,动态更新。信托省局食药安全信用平台,开发了张家口市食药安全信用信息收集和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的量化分值管理和动态分级评定。培树了以河北省食品安全道德诚信模范“豆浆姐”刘雪婷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标兵。二是落实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市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设置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食品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具有自建或自控奶源,做到了出厂产品批批检。各级监管部门采取以岗位培训、以会代训、专家辅导、集体约谈教育等不同形式,对14000余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对内部从业人员进行了全覆盖式的食品安全培训,人均年培训时间达到40小时以上。三是为企业主体责任拉清单。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分环节制订了主体责任落实“清单式”内部巡查台账,其中普通食品生产企业9类51项、保健食品企业11类89项,普通食品流通企业6类34项、特殊场所4类9项、特殊食品10项,餐饮服务单位19个环节89项巡查内容。督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负总责,主管(总监)、管理员和班组长等关键岗位负责人依据职责,逐级巡查,签字留痕,强化责任。监管部门采取日常监管查、年终考评促等措施,将其与分级管理、示范企业评选等挂钩。

(五)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积极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全面加强12331投诉举报中心机构、队伍、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管理办法,2015年、2016年全市共接收投诉举报信息793件,做到了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各级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部门开放日”活动,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群众代表召开恳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工作。市食药局聘请 药两代表一委员”、企业负责人、媒体记者等担任食药安全特邀社会监督员,加强监管执法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各县区在行政村(社区)构建了由包村(居)干部、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公安干警、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和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志愿者)组成的“六员联防”体系,全面加强社会监督。全市各类协会商会在食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积极组织开展沟通协调、培训教育、信息咨询、专业服务、自律监督等活动,调配市场资源,规范市场行为,尚德守法诚信经营意识明显增强。

三、张家口市创建试点工作概况

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瞄准冬奥标准,高位推动,精心组织,着力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新跨越,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新名片。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伊始就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把创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产食品质量放心、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等10项工程,细化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市县乡村四级联创,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期间,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大保障力度。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深入一线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多次组织食药、农牧、卫计、公安等创建责任部门,对各县区创建工作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的安全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拉练观摩、督促进度。各级各部门围绕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加强监督抽检检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社会共治等方面,细化措施,创新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各级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四有两责”要求,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极大加强。

(二)强化投入保障。在财政困难情况下,各级政府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2015年、2016年市财政分别安排食品安全监管经费5464.2万元和6763.65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42.51%和23.78%,分别高于同期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536.78和17.23个百分点;两年来各县区财政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1.3亿元,较好保障了监管工作需要。市县两级财政都安排了创建专项资金,市财政分期安排8300万元用于市食药检验中心实验用房、专业检验设备购置,安排2000万元用于基层派出机构建设、食品集中交易市场标准化改造等创建工程;各县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执法装备、检测设备购置、信息化平台建设、“三小”业态治理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市场投入,在实施食品产业改造提升项目的同时,重点实施了一批创建工程,如投资5亿元在万全区建成了张家口新合作农产品物流园、投资3.8亿元在经开区改建了察哈尔农贸中心、投资1000多万元在宣化区新建了双盛农贸市场。

(三)严格责任考核。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部门年度考核量化指标体系,权重达到3%,对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市县乡村逐级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实行四级联创,层层明确任务、传导压力,推进落实。市创建办将创建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建立周总结、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台账督导、逐项问效,构建起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创建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先后3次联合市政府食安办、市食药局、市编办组成督导组对各县区食药机构改革和创建目标任务落实进行督导考核。

(四)强化宣传教育。全市各级累计投入800余万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市级在市电视台、市日报晚报、市广播电台开设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栏,各新闻网站、微信、短信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宣传创建活动、食安知识、监管动态,市食药局开设了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食药安全你我他”,依托张家口新闻网微信平台开展了问卷调查、答题抢红包等宣传活动;各县区在各类媒体也开设了宣传专栏,积极组织了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七进”宣传活动,每个县区年平均举办面向群众的科普宣传活动12次以上。全市中小学校把食药安全知识列入教育课程,每年安排12个课时以上。全市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月、宣传周活动,除设立道路宣传广告牌、公交车体广告外,先后印制发放宣传海报、展架、横幅、宣传单页、知识手册、挂历、年画、购物袋等900余万份。“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助力打造国际奥运新城”口号在全社会耳熟能详,被许多市民设为手机铃声。张家口市组织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90%以上,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从开展创建前的62%跃升至84.2%。

四、张家口市主要创建成效

(一)“党政同责”要求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把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民生民心工程,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政治任务,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委、市政府将创建食安城市列入“四城同创”,多次专题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设立专门办公室对食安城市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按季督导考核。市政府还将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列入2015年全市十大民生实事,明确时限,限期完成。创建以来市政府先后5次召开全市食药安全工作会议,市食安委、市创建办先后12次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专门下发17个文件,安排落实创建专项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编制完成了分别作为全市冬奥会系列规划和全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的《张家口市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规划》和《张家口市食药安全“十三五”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全市食药安全工作由过去的监管部门找党委政府汇报请示、年底“交账”,转变为党委政府主导推动、按月“要账”,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动力。

(二)监管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市食安办先后制定完善了食品安全全程监管、责任追究、工作约谈、联席会议、风险会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舆情监测、行刑衔接、信息发布、有奖举报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食安办综合协调、督导检查、会商分析,各级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监管制度。按照“放管服”要求,改进许可管理制度,辖区依法应获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持证率达到100%。严格落实监管执法公示制度,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悬挂了监管信息公示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良好行为规范,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了网格化监管制度,做到了分区划片,责任到人。完善了量化分级管理、巡查检查、隐患排查整治等各项日常监管制度,及时消除了风险隐患。针对监管实际,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餐饮食品摊贩、学生小饭桌、农村婚丧嫁娶集体聚餐、鲜奶吧及城市居民楼底商不能发证餐饮单位等食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推行了“两证一书一着装”监管措施,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完善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约谈、“黑名单”管理制度,先后对35家失信企业进行了约谈。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市食安委制发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明确实施范围、条件和监管内容,落实各方责任。市食安办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建立完善了行刑衔接机制,明确了行刑衔接工作的部门责任、移交条件、工作要求等相关事项,较好解决了“有案不报、报案不接”等问题。市食安办联合教育、民政、农牧、卫计、公安等部门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共享、突发事件处置、联合执法和联合培训等局际联动机制,以沟通信息、排查隐患为基础,及时会商情况、研判风险,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局际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养老福利机构食堂、军供站食堂、小型食品业态等方面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监管制度不明、监督检查不力等问题。

(三)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把食品产业列为全市主导产业,规划了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制定了重点产业发展一系列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引导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累计投资360多亿元,建成了张北伊利、旗帜乳业、张家口新合作农产品物流园等一大批重点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6年,市本级财政累计支持各类食品产业发展补贴资金1.48亿元。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00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42家,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全市农牧林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化组织+农户”的运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07家,拥有中国长城葡萄酒等一批支柱企业和名牌产品。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食品生产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市场主体投资,新建了双盛、天秀等一批食品集中经营市场,吸纳食品流动小摊点退路入市、退街进厅,集中规范经营。目前全市进入各类农贸市场入场经营户占全市“三小”食品经营户总数的70%以上,其中桥东、桥西、经开、宣化等主城区占到80%以上,比创建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加大了食品集中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市财政两年安排专项2000余万元,主城区大型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都建立了快检室,配备了必要的快检设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显著位置悬挂电子显示屏,及时公布食品安全有关信息。

(四)打造了一批食品安全示范亮点。在全面开展创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每个县区打造2-3个,其中主城区打造4-5个食品安全示范工程,由点及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重点打造了怀安宏都食品公司生猪屠宰、怀来长城葡萄酒、张北伊利乳业、宣化宣农蔬菜种植合作社、涿鹿红庙农庄蔬菜种植合作社等食品标杆企业。以主城区为突破口,从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小型食品业态划片集中经营或退路进厅经营示范街(点)、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等方面,打造了宣化区双盛农贸市场、桥东区工业街集贸市场、桥西区北方蔬菜批发公司、经开区察哈尔农贸中心、崇礼区冰雪新区清洁厨房一条街等18个示范项目;围绕提升基层食药监管派出机构能力建设,打造了桥西区大境门所、光中路所,经开区姚家房所、南站所等10个示范所。全市“三小”食品业态全部实行“两证一书一着装”管理,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备案登记证、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统一着装开展经营,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

(五)技术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整合全市食品检测检验资源,加大市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实施了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市农畜产品检验中心检验能力建设项目,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市农畜产品检验中心为主,以张北等4个县级区域性检验中心为辅,以其他县区局及其乡镇派出机构快检为补充,以辖区内及临近地区社会检验机构为第三方检验平台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综合检测技术能力跃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完成了资质扩项,检验项目参数达到1095项,标准方法参数达到2120个,购置了6106.21㎡实验用房,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张北、怀来、蔚县、宣化4个区域设置的县级食品检验机构,具备了常见食品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指标的实验室能力,其他各县区食品和市场监管局都设置了县级食品检验中心,建成了标准化食品快检室,具备应对常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检能力。

(六)信息化监管得到积极推进。市智慧食药监指挥中心完成建设任务,已有600余家重点企业相关数据进入了平台,已与河北科学院签署了《张家口市食药安全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省局平台和资源,研发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单兵执法、应急管理、社会共治等9大模块软件系统,今年可投入运行。崇礼区着眼保障冬奥食品安全,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县级智慧监管指挥平台,建立了网格化监管电子地图,实现了对监管人员日常监管的实时调度、对生产经营单位日常运行的实时监控、对监管工作信息的实时传输。全市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及11家乳制品企业全部实现了产品质量电子追溯。目前全市蔬菜标准园发展到411个,具备“二维码”全程追溯的企业、合作社达到61家。在永辉等3家大型连锁超市开展了电子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完成了“明厨亮灶”工程,主城区189家学校食堂全部建成了“网络厨房”。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