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河北

夏秋交替,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易多发

2018-08-30 18:02: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据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二科副主任医师李振生、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刘建光介绍,近段时间,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明显增加。这一趋势还出现在了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专家提醒,进入夏秋交替时节,人们常说的“秋老虎”天气来袭,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易发多发。

那么,如何健康平安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呢?

立秋后,桑拿天带来的闷热感逐渐消退,但高温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往往是白天骄阳似火、夜间凉风习习,一方面暑湿蒸腾犹在,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

这样的天气里,最易伤风感冒,诱发呼吸道疾病。这是因为夏秋之交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昼夜温度及空气干湿度差异变大,空气中有毒颗粒较多,易导致伤风感冒。同时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了,哮喘、老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在这个时候复发。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经常阵发性打喷嚏,一打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还会有鼻塞、眼睛多泪等情况。这个时候,不少人觉得自己感冒了,其实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春秋季节,受冷空气及空气中过敏源增多的影响,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多加小心。

秋季是大量瓜果蔬菜上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腹泻、胃痛等患者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受冷气刺激,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再加上瓜果清洗不到位。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急性肠炎。

暴晒的同时,天气还格外干燥,这是秋季的典型特点。它会引发血液粘稠度升高,导致发生血栓、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最近到河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就有不少头痛、头晕的,部分患者还出现中风的症状。

长期以来人们对秋季的防病养生非常关注,也留下了相关的民谚、民俗,比如“贴秋膘”“春捂秋冻”等。专家提醒,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照搬硬套。

说一下“贴秋膘”。这个传统主要其实只适用于物质匮乏的年代,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并不低,所以“贴秋膘”就有点多余了。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糖尿病等人群,“贴秋膘”只会适得其反,反倒成了疾病发作的诱因了。即使是部分身体瘦弱需要“贴秋瞟”的人群,春秋进补为时尚早,因为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易引发上火、腹泻等,选在中秋后时机较佳。

再看“秋冻”。这条谚语有一定科学道理,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增强防寒能力。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过早过多增加衣物,一旦气温回升,很容易出汗伤风感冒。但凡事有个度,如果到了深秋还穿得过于单薄就过分了。而对于体质较弱,有呼吸道、心脑血管、消化道、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就不宜“冻”了。

河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永军指出,因人而异、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正确看待这些谚语,科学饮食着装才是对的。

专家指出,“多事之秋”防病,重在科学防中暑、防腹泻、防基础疾病。立秋过后,“秋老虎”带来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个多月,再加上秋天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还在威胁着健康。所以,进行户外活动时还应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和矿物质,切不可空腹运动。

进入初秋后,日常饮食应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不宜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体质弱,易发病毒感染,一旦出现高烧、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重在一个“防”字。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天气转凉应提早遵医嘱干预,一味地拖只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对于有呼吸道、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反复只会加重病情、加大治疗的难度,所以,这类患者如果在长时间服用药物,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到易发多发的季节,不能因为症状缓解了就停药,更不能擅自停药或减药量,而是要遵医嘱适当加大药量,以更好地起到预防作用。(孔令杰、孙亚飞、李振生)

责任编辑:赵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