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新闻

话少,反应慢,忘东忘西,老年人这些表现须重视 医生:当心血管性痴呆

2024-04-02 07:34: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军霞)最近,小王的爸爸给他打电话,聊了几句之后,就说起了老妈的一些怪事。老妈今年70岁,身子骨还算硬朗,平时上街买菜、为家人做饭、接送孩子这些事儿完全不在话下。但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老爸“耿耿于怀”。

前几天家里来亲戚,大家一起聊天包饺子。老妈煮饺子时,不知为啥没点火,生饺子在锅里泡半天,成了一锅烂饺子皮。问老妈,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再追问她,老妈就好像僵住了,反应慢,话少,过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接下来的几天,老妈总是忘东忘西,要么就是做菜忘了放盐,要么就是四处找东西。

小王听着老爸在电话里的絮叨,突然想到,老妈是不是痴呆了?突然忘事,可不太妙。

于是小王赶紧带老妈来到河北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找到了陈颜强主任。经过详细查体,完善高级智能评分量表筛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后,陈主任最终确诊小王妈妈为急性脑梗死伴发血管性痴呆。

陈颜强团队立即根据小王妈妈病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脂固斑、活血化瘀及改善循环等治疗,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给予了口服药物及经颅磁刺激等治疗方案。治疗3天后,小王妈妈记忆力明显改善,反应也越来越快,经过后期治疗,小王妈妈已经基本康复,忘事的情况也没再发生。出院第二天,小王高兴地反馈老妈还给全家做了顿红烧鱼。

陈颜强提醒,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表现为言语不利、偏瘫、偏身麻木、吞咽障碍等,但一部分脑梗死常伴有认知障碍,甚至有时仅表现为反应及记忆力下降等。如果早期诊断不及时,脑缺血不早期得以纠正,认知障碍可能进一步进展,甚至发展到痴呆程度。

所以,如果出现急性或慢性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执行力受损等症状,立刻到医院就诊,越早治疗,康复越快!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类以认知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中包括血管性痴呆,病因为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涵盖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程度的认知损伤。在所有的痴呆病例中,血管性痴呆约占20%,是除阿尔茨海默病外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已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与医疗负担。

有哪些表现?

血管性认知障碍有以下这些临床表现:

1.皮层功能受损:日间困倦、思睡、少言懒语、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精神亢奋,躁动不安、入睡困难,一些患者可出现睡眠倒错;

2.皮层下功能受损: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步态异常,强哭强笑,尿便失禁等;

3.海马和边缘系统受损:短暂性全面遗忘;记忆力减退,经常丢失物品;难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高级神经功能受损:执行功能障碍,如不会做饭、不会拿钥匙开门;视觉空间和定向力障碍;失读、失写;

5.精神行为症状:淡漠、抑郁、焦虑、欣快、易怒;攻击暴力行为,以及贪食、异食癖、拒食等。

与哪些危险因素有关?

1.人口学因素:老龄、男性、低教育水平患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能性更大;

2.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等;

3.卒中:卒中病灶的体积、部位、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

4.遗传学因素:Notch3基因突变、ApoEe4基因;

5.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情绪紧张。

怎么预防?

血管性认知障碍归根结底是长期动脉硬化的脑血管导致急性或慢性脑损伤,影响到了认知。所以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在发生卒中后规范用药预防卒中反复发作,针对认知障碍进行相应的用药及康复治疗,大部分可以改善或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

1、积极控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① 控压:控制过高或者过低的血压、保持平稳的血压水平(通常为安静状态下小于140/90mmHg);

② 控糖: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糖水平建议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反映过去6-8周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③ 控脂:低盐低脂饮食,脑卒中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

2、规范治疗脑卒中,预防再发

使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等药物来预防脑中风等脑缺血事件再次发生。

3、治疗卒中后的认知障碍

一些药物已被专门批准用于预防或治疗血管性痴呆,包括:美金刚、多奈哌齐、尼麦角林等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4、物理治疗

包括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以及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颅磁刺激是新型颅外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


责任编辑:赵强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