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春节 修复心理

春节,是减压节。节日回家,社会角色归零,卸掉角色所承载的压力,或回归最为放松的“孩提时代”,尽情欢笑。春节,是感恩节。看父母、访恩师,或借拜年之机,向一年来对自己有恩的人道一声感谢,整合一下人际关系,积蓄新的力量,迎接新的一年,这样对心理健康十分有利。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个案例。

怕异性怕到生幻觉 → 趁春节走亲访友扩大交往

曹莉是一位大一女生。她上大学不久,就吵着不想上学了。先是说饭菜难以下咽,后来说,有男同学追求她,让她害怕;现在又说,一到学校头脑中就会产生幻觉。有一次在学校,她路过球场,看到球场上有好多男生在打球,但定神再看,球场空空如也。之后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但一回家,这种情况就没有了,因此她说,下学期再不上学了。

点评:她之所以会产生“幻觉”,在于社交焦虑。在学校有不少男同学向她示好,甚至追求她,这让她恐惧。

心理学家提出心理成熟10条标准,其中有“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异性朋友)”,以及“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而曹莉做不到这两点,这说明,她人已长大,但心理上还是个孩子。

导致她长不大的原因是“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孩子10岁到了分离的关键期,父母如果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就会错过“分离期”。

曹莉的父母曾对她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她上大学前连双袜子也没有洗过。

国外父母早早地让孩子独自睡觉,就是让他早早地形成自己是个独立的人的观念,需要独立地面对黑暗与恐惧,而曹莉,人虽已上大学了,但回家却仍要跟父母同睡。

心理咨询师建议:

1.坚决让她与父母分床睡。

2.春节期间带她走亲戚,让她在熟悉的环境中和表兄弟、堂兄弟交往,进而在熟悉的环境里和陌生人——表兄弟、堂兄弟的男同学交往,鼓励她在节日期间和同学聚会,其中包括异性同学。

尽管让她心理长大需要时日,但切不可放过春节“走亲访友”这一大好时机。

遭同乡挤对郁闷得想轻生 → 浓乡情扫除旧怨

农村小伙王勇的老家在贫困山区,前几年独自来省城打工,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勤杂工,前年春节他回家时,村中的四五个年轻人看他在外干得不错,一起跟了出来,厂里认为他们肯定和他一样踏实肯干,也招收了他们。很快,同来的年轻人为了更好发展,常有意无意地想压他一头,让他十分憋气。去年春节前的职工联谊会上,他们公开嘲笑他的塌鼻子,他本来就因相貌自卑,何况人群中还有他暗恋的女孩,他恨恨地离开会场,独自回到十五楼的宿舍,站在平台上,越想越气,心想我介绍你们来,你们不感恩也就罢了,还如此欺负我、挤对我,活着真没有意思!他当时真想从15楼上跳下去!

可去年过完春节后,他的心情完全变了,他对心理咨询师说:“春节回老家以后,那几个跟我一起出来的小兄弟的家里人对我千恩万谢的,我们几个也时常聚在一起喝酒,酒杯一端,他们总会先敬我,说,没有我,他们也不会这样光光彩彩地回家。现在回厂后,他们对我也很好,再不像以前那样挤对我了,还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点评:他为何心情好些了,在于春节回乡,“乡情”、“感恩心”等传统文化改变了他和老乡间的关系。

中国人对家及其所依附的故土具有一份非常特殊的思想感情,分外看重血缘亲情和地缘乡情及由此而派生的友情、人情等道德人文情感。职场上的竞争关系让王勇的老乡为了自己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挤兑比自己早进厂的他,但回乡后,回到传统的人文关系中,乡情、友情自然回归,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宋锐】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