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是是非非幽门螺杆菌

2019-12-18 18:36: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幽门螺杆菌检查已经成为常规体检项目之一。很多人拿着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检查结果,紧张焦虑不知所措。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话题在社会上颇受关注。为让大家对幽门螺杆菌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本文对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意义、诊断治疗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由澳大利亚内科医生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病理医生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在1982年从胃中成功分离鉴定出的一种螺杆状细菌(两人由此获诺贝尔奖)。幽门螺杆菌从细菌学特征上属于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可以生长繁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溃疡形成。胃的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长期的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

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就会得胃癌?

既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又是I类致癌物,那么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得胃癌呢?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不同,发达国家感染率较低,而我国居民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常常见的。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村居民感染率达到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众所周知,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其发生过程是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到异型增生进而进展为癌。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发胃黏膜慢性炎症和胃黏膜损伤,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异型增生而导致胃癌的发生。因此,从病因学上看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

准确的说,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胃癌唯一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会引起胃黏膜炎症,但不见得就会得癌。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如何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

 答案是肯定的,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幽门螺杆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经“粪-口”和“口-口”传播。共用餐具、亲吻等行为可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因此,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推广分餐制、严格餐具消毒,杜绝口对口喂食婴儿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引起慢性胃炎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虽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可以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素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

光镜下直接检查:对胃粘膜组织切片在HE或特殊染色下,直接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此方法直接准确,但敏感性不是特别高。

细菌培养:采用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碳14(C14)呼气检测仪检查: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高活性的尿素酶,受检者服用碳14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其所产生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碳14标记的CO2,后者通过血液循环由肺呼出,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分析碳14标记的CO2的含量即可判定HP感染情况。基于尿素酶来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还有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N 15-尿素试验。

免疫学检测: 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检测HP感染。

PCR技术:采用PCR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基因确定其感染情况。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何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一旦感染,如果不经过规范治疗很难自发清除。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目前,已经有成熟可靠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例如经典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四联(质子泵抑制剂加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服药治疗后应及时复查确定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非常普遍,不是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得胃癌。如果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必惊慌,遵照医嘱积极治疗都会取得良好效果。(文/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2016级临床医学2班  张乙 审核/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杨方)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欣媛
下一篇: 冬至时节话养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