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宅”是精神疾病吗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苒)近日,上海市卫生局新颁布了《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根据《规范》规定,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精神病患调查。调查方法是采用名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的问卷,该问卷包含“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等11个条目,以构成评估意思精神病患者的线索。

    上述标准一经推出,便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众多“宅男宅女”惊诧地表示:“这不就是我吗?我是精神病了!”还有网友认为,自己只是喜欢呆在家中,精神完全正常,这些标准让自己“很受伤”。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王学义介绍说,“宅”这个词引申自“御宅族”,由日本人于1983年最早提出,指那些热衷于动漫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在我国,人们将那些沉迷网络、不愿上学、上班、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人统称为“宅”。2008年的一项调查(610人参与)显示,56.9% 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宅在家中,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和专家的重视。有人认为,“宅”是社会功能退化的表现之一,可能与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障碍有关。那么,“宅”究竟是不是精神疾病呢?关于宅,王主任从以下几个问题上为大家详解。

    问题一:哪些“宅”可能是精神疾病?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患者男性,21岁,2年前高考失利后逐渐出现不愿出门,少语少动,总一个人关在屋里发呆,有时可见自言自语、自笑。并且生活懒散,卫生习惯差,对家人也漠不关心。

    这名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他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宅”。但是这种“宅”核心症状为孤僻懒散、社会退缩、情感淡漠,是由疾病直接导致的社会功能损害,患者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异常。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不愿出门,不愿交流,这是建立在抑郁症导致的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的基础之上。此外,孤独症、社交恐怖症、惊恐障碍等疾病的患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宅”。

    问题二:什么样的“宅”是正常的?

    并不是“宅”就意味着是精神病,“宅”更不是洪水猛兽。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SOHO一族(即自由职业者)出现,比如自由撰稿人、漫画家、网络歌手、网络程序员、网店经营者等,他们的工作需要宅在家中,“宅”不仅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为他们的事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这样的“宅”就是完全正常的。

    问题三:疾病引起的宅和一般的宅男宅女本质区别有哪些?

    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疾病引起的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患者对此没有自知力,属于“被动的宅”。经过治疗,随着疾病的康复,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将逐渐恢复。而宅男宅女的宅,是一种他们乐意选择的生活方式,属于“主动的宅”。他们自认为很宅,甚至大部分人能认识到自己宅的不良影响。

    问题四:过分宅会不会致病?宅的心理隐患有哪些?

    根据网上调查,由于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不稳定,宅男宅女的身体状况堪忧。他们一般较胖,身体抵抗力差,患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视力下降尤为明显。此外,长期的宅生活使得这类人群过分依赖网络,沉溺于次元文化(即动漫、网游、网络文学等),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性格越来越内向,不擅长交流,喜欢逃避现实,甚至现实中和网络中具有强烈的性格反差,逐渐形成自闭、偏激的性格和消极、退缩的生活态度。因此,宅男宅女更容易患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进食障碍、失眠症等。

    问题五:我们需不需要适当的“宅”?宅有什么好处?

    “宅”一定是坏事吗?其实不然,甚至我们在生活中的某些阶段还需要适当的“宅”。首先,很多学生要面临考试,繁重的复习任务限制了他们的外出,只好“宅”在学校看书;而工作中我们也会需要查阅资料,撰写论文、书籍,为了使自己静下心来,获得清晰的思路的源源不断的灵感,也要“宅”一下;有些朋友热衷购物、聚会,但有时过度了,不仅浪费金钱,还增加了酗酒、危险驾驶等风险,不如抽出几天“宅”在家中,让身心休息休息。在繁忙的工作和社交之余,适度的“宅”能减慢生活节奏,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平和心态,为进一步的发展制定良好的计划。

    问题六:如何宅更好?

    首先我们提倡“宅”得健康,必须保证饮食规律,营养均衡,睡眠充足。不久坐,不熬夜,不吃垃圾食品,连续上网时要注意用眼卫生。其次要“宅”而有所收获,通过互联网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从事一些文艺创作。还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绘画、书法等,既陶冶情操,也能修身养性。

    问题七:什么类型的人宅需要注意?

    首先是青少年,青春期是各种心理问题高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群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外界不良因素缺乏抵抗,性格叛逆,极易沉溺于互联网,不仅严重影响学业,更会形成孤僻、偏激、厌世的生活态度。其次是性格内向的人,这类人群本就不擅长交际,选择宅来逃避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有人因此成为“剩男剩女”。还有一些全职主妇,由于没有工作,长期宅在家中,思想与社会严重脱节,和丈夫缺乏共同语言,导致家庭不和谐。这些都是容易“宅”出心理问题的人群。

    问题八:宅男宅女早期出现社交障碍,有哪些调节方法?

    宅男宅女根本的问题是不积极、不自信。首先应仔细想想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其次生活中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偶尔上街购物,出去吃饭。宅男宅女要敢于表达自己,开阔心胸。宅男应多参加聚会活动,广交朋友;宅女要学会打扮,让自己更有魅力。还应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多到户外走走,感受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也可以出门旅行,增长见识,让内心更充实,更加热爱生活。

【责任编辑:张苒】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