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医保“出院即报”让百姓就医有底气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小病拖,大病扛”……曾经,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地说出了那些没有医疗保障的普通百姓们的就医苦衷。在万千百姓心中,“医保”是渴盼已久的。

    2003年,我省迁安、曲周、枣强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2008年,全省172个县(县级市、区)中,除石家庄6个市辖区、邯郸两个市辖区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外,其他164个县(县级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

    城镇居民医保的全覆盖过程还要更顺利些,仅用了3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早已实施的职工医保,三项制度撑起了“全民医保”的大伞。

    全覆盖村里人也敢进城瞧病了

    “以前太羡慕城里人有医保了,农村人看不起病、也最怕生病,现在有了新农合,看病有底气。有大病也不发愁了,连以前不敢进的大医院也敢进了。”冯生刚这样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的很难想象“新农合”在农村受欢迎的程度。

    58岁的冯生刚是栾城县南十里铺村村民,前一段干农活时手被砸伤,立马在栾城县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不到10天就康复出院了。“现在我的手没落下一点毛病,又能正常干活了。”10月24日,冯生刚把手举起来,给记者看已经痊愈的伤口。他感慨地说,“多亏有了医保啊。要搁在以前,这点伤农村人是不会去医院看的,最多在村里包扎一下,找个偏方治疗,弄不好伤口就会发炎、溃烂,留下后遗症。”

    冯生刚朴实的话说出了村民参加新农合之后就医状态的转变,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及时就医,行动上的转变是缘于心理上的医疗保障。老冯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在县医院住了两回啦,这次是自己手受伤,总共花了2500多元,报销了1600元,自付900多元。春天的时候,老伴因心血管病在内科住院10多天,花了2400元,报销了1500多元,也是自己拿了900元。

    和缴纳几十元参保费相比,俩人共报销了3000多元,已经让老冯这个厚道的庄稼汉感觉占了很大的便宜。“国家得给咱搭进去多少钱啊!”冯生刚并不明白医保的运行机制,只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新农合”给了基层百姓一个看病就医的保障。“不管是看什么病、花多少钱都能按比例报销一大半,自己只拿一小部分,再也不用担心生病没钱治,生活上最大的心病解决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踏实。”

    新农合的广受欢迎,数字也能说明。从试点启动到实现制度全覆盖,我省仅用了6年。2003年,我省确定迁安、曲周、枣强为首批试点县(县级市),于当年8月开始启动新农合。此后根据国家总体安排,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省172个县(县级市、区)中,除石家庄6个市辖区、邯郸2个市辖区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外,其他164个县(县级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实现了新农合制度的全面覆盖。

    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最早的时候,还要村干部动员村民参保。很快,乡亲们就都看到了“新农合”的好处,不用动员抢着参加,缴费也特别主动,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是家家参保,一户不落。目前,我省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6.2%。

    与此同时,我省城镇居民医保也在3年内实现了制度全覆盖。2007年,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成为全国第一批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试点。2008年,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沧州5个市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2009年底,城镇居民医保已在全省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年底参保人数达到619万人。截至2011年年底,城镇居民已参保人数为682万人,占全省城镇居民应参保人784万人的87%。

    城镇职工医保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到2011年年底,全省参保人数达847.8万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金征缴额达到99.4亿元。并于2010年年底前将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三项制度撑起了“全民医保”的大伞。在医保大伞的庇护下,出院报销让百姓就医有了底气。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提高待遇省会职工大病最多可报40万元

    在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体系之后,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都在向“质”的提升努力。其中,最令百姓感到实惠的是医保待遇的不断提高。记者从省人社厅医保处获悉,到“十一五”末,结合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政策,职工医保各统筹地医保封顶线已达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各地还将医保支付范围从住院和门诊大病扩展到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扩大了受益面。

    其中,石家庄市职工医保从2012年1月1日再次调整,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6.5万元提高到20万元。职工医疗费超过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赔付由原来的85%提高到90%。在一个结算年度内赔付医疗费的限额由原来的14万元提高到20万元。也就是说,职工住院最多可报销40万元。

    退休职工林醒男就是石家庄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她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75岁时被查出了乳腺癌,住院手术报销了10000多元。手术后每月吃药治疗,每月也要花去几百元。去年,老人因慢性肺气肿住院、后又被诊断为呼吸衰竭、心衰,住院一年多花了几十万元。医保统筹和大病医保两次总共报销了37万元。“如果不是有医保撑着,家里根本花不起啊。”

    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待遇各地并不相同。从全省范围内看,从2009年开始,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一、二、三级医院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到达75%、65%、55%。11个设区市因地制宜地逐步了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工作,主要是从所有门诊疾病或门诊多发病、慢性病、门诊大病做起,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城镇医保门诊费用统筹制度。其中,石家庄市居民医保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由原来的3.5万元提高到12万元。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由大额医保赔付由原来的65%提高到70%。赔付医疗费用的限额为每年每人由原来的8.5万元提高到15万元。

    新农合从低水平起步,目前其保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2011年,全省共有9862万人次得到新农合补偿,补偿总金额103亿元。其中,住院补偿410万人次,补偿金额89亿元,次均住院补偿2162元,补偿比达到50.6%,比2010年上升10个百分点。目前,我省新农合筹资标准已从最初的30元提高到29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40元,农民个人缴费5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平均补偿比为70%,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了7万元,达到了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0倍,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6种增加到了12种。

    值得憧憬的是,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和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在基本实现了市、县(县级市、区)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报”后,我省自本月1日起开始试点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报”。从2013年1月1日起,我省将施行最新的新农合药物目录,和现行目录相比新增138种药品。届时,参合农民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将有更多的药品可选择使用。

    医保漫游医保转移接续不再补缴

    提高医保待遇的同时,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参保十几年后,因工作调动等原因调到另一个城市,医疗保险不能实现转接,不得不重新参保,还要补缴多年的参保费,确实很令人苦恼。

    2010年,我省人社厅、卫生厅共同转发国家出台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从2010年7月1日起,我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3种医疗保险不仅能互转,还能实现跨统筹地区转移,真正实现全国“漫游”。这是我省医保发展历程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此项政策一出台就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肯定。据统计,政策出台20余天,仅河北省直医保中心就有166人办理医保转移接续。记者日前从省医保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流程也在实践中更简便、流畅,自2012年4月1日以来办理医保转移接续的人数已接近1500人。

    今年50岁的杨海英从秦皇岛调到石家庄工作,如果其重新参加医疗保险,需要从31岁补缴医疗保险费至现在,按照当年的社平工资计算其应该补缴3.6万余元。而按照流动人员医保转移接续办法,她无需补缴任何费用就可接续医疗保险。这样的政策在给参保职工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数字民生

    259亿元

    从2003年试点到2011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新农合”补助资金2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33亿元,省财政66亿,市财政21亿元,县财政39亿元。

    593万人

    2007年开始,全省各地都为女职工建立了生育医疗保障制度。2009年我省将城镇居民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畴,实现了城镇生育保险制度全覆盖。2007年,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8.5万人,2008年达到408.5万人,2009年达到489.9万人。截至2011年年底,参保人数增加到593万人,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张苒】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