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高发 河北专家呼吁慢性肾脏病亟须规范治疗

    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达10.8%,患者逼近1.2亿,但患者知晓率仅为12.5%。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上走过弯路。河北省肾病专家呼吁

    慢性肾脏病亟须规范治疗

    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患者逼近1.2亿,而知晓率仅为12.5%。记者近日在部分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河北省慢性肾脏病发病形势也不容乐观,防治任务艰巨。因社会公众卫生知识的匮乏,慢性肾脏病的规范治疗问题突出。河北医大二院肾内科主任、河北省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傅淑霞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果不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慢性肾脏病就会不断进展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阶段,此时被迫接受透析和肾移植,必然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慢性肾脏病发病形势出现年轻化趋势

    7月5日早上7:30,河北医大二院肾内科门诊外已挤满了候诊的人群。来自景县的农村妇女杨秀(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大清早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赶过来看病。她今年还不到40岁,患肾病已三年多了,正是年轻能干的时候,可眼下地里的农活、家里的事都干不了,稍不注意就复发了,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得了这么个缠人的病?据傅淑霞教授介绍,从接门诊情况看,近几年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呈现增多趋势,每天门诊量都在五六十人,在接诊的患者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占了大多数,也不乏20岁左右的青年人。更有甚者还不到三十岁就患上了尿毒症。

    据了解,慢性肾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慢性肾脏病已成为我国常见慢性病之一。慢性肾脏病是一个隐形杀手,易被人忽视,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目前我国尿毒症患者约200万人,每年还有大量新发的尿毒症病人。

    谈到为什么我国CKD患病率会如此之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从事肾病临床和研究三十多年的傅淑霞教授认为,这与CKD疾病谱的变化有关。近年来,多项调查研究显示出我国CKD病因构成出现新趋势,糖尿病、高血压逐渐成为CKD的主要病因。据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粗略统计,肾小球肾炎是首位病因。至1999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透析患者的主要病因虽然仍是肾小球肾炎,但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所占比例已显著增加。在5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已成为首要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及不健康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发,且出现年轻化趋势,而这些疾病均会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发生。这部分人群可谓CKD的“危险人群”。“遗憾的是,门诊中很多患者都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但病情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加速了对肾脏的损害。”傅淑霞教授说。

    不规范治疗现象令人担忧

    灵寿县一患者去年曾在该院住院治疗,出院时病历本上注明今年3月复查,可患者自我感觉不错就认为没必要复查,后来发现病情有反复,他就在当地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见效,病情也越来越重,才赶来复查。“出院时一再嘱咐3月来复查,为什么过了三个多月才来?”每每遇到不按医生要求治疗的患者,傅淑霞教授既着急又有些无奈,她指出,门诊复查很重要,通过必要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早调整用药,巩固原有的治疗成果。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总是不遵守医嘱,不按时来复查,等病情严重了、控制不住了才来,原先的治疗前功尽弃,还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增加治疗费用。临床上像此类不规范治疗的现象很多,除了不按时复查,像自作主张停药、减药、换药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在正定县某重点中学就读的18岁的文文(化名),是傅淑霞教授的一个病人。今年初文文患上了慢性肾病,傅淑霞教授为其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时,医生为病人制定了激素使用的合理剂量。可文文的母亲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就停用了激素,在当地一私人诊所开始服中药治疗。没想到今年7月初文文病情严重复发不得不住院治疗。“这次可接受教训了,再也不敢东治西治了,以后医生让怎么治我们就怎么治,一定听医生的!”文文的母亲后悔地对记者说。

    傅淑霞教授说,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少患者及家属道听途说激素的副作用,不愿用激素,或是症状一减轻不是减量就是停用激素,改服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或某些广告宣称的“新特药”,等症状严重了,患者再自行加上激素,造成不少患者最后出现尿毒症症状。有的病人本来病情很简单,但经过一通乱治,反而使病情变得复杂,不仅浪费了金钱,还贻误了病情,失去了根治的机会。因此,病人一定不要随意停用激素,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激素的减撤方案必须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综合考虑,通常在病情控制后方可逐渐减少激素剂量。

    傅淑霞教授还提醒,尿蛋白排泄量是诊断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临床上出现了蛋白尿是否治疗应视病情而定。有的须观察一段时间,有的须做肾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而有的则必须立即治疗。如果在没有一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找一些“专门降蛋白尿”的药物来治,只会加重病情,造成肾损害。

    多措并举加强科学防治知识宣传

    据专家介绍,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患者仍可能没有症状。平时有什么不适也归于过度劳累、休息不好等,很少会想到可能是肾脏有问题。门诊中许多患者都是在出现严重贫血、浮肿或高血压时才来就诊,此时肾功能大多已基本丧失,有的甚至已发展到了中期或尿毒症阶段。“这与公众对肾脏病的知晓率低、防护知识宣传不足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在全社会加强慢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傅淑霞指出。

    作为肾病专科医生,傅淑霞不论出门诊还是查房,总是抓紧时机适时为患者宣传肾病防治知识,这已是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在她看来,对患者加强医学科普教育,首先应从医务人员做起。另外,有些基层医院的医生缺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的意识。对于许多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一些首诊医师仅仅采用降压药、降糖药进行治疗,而未能及时地实施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评估肾脏状况,而且在药物使用上比较随意。近年来,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病例越来越多。容易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消炎镇痛药、抗肿瘤药物和造影剂等。

    此外,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肾毒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上很多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服用这类中药而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她建议加强基层医院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宣传。“公众一定要增强体检意识。”傅淑霞提醒,现在许多地方的健康体检中没有包括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因此导致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未能早期发现。成年人应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如果尿常规检查出尿蛋白、血肌酐升高等,就应引起重视,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另外,加强慢性肾脏疾病防治宣传,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也成为造成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和吃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只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人群可以预防肾脏疾病,已发生肾病的患者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延缓终末期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张苒】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