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贪好看 那些高“颜值”食物可能让你短命10年

    最近网上有一则新闻,说的是青岛一位女士在某个蛋糕店定了一个鲜奶蛋糕,当天晚上,她和孩子吃完蛋糕后,突然发现两人的舌头全都变成了紫色。

    直到第二天中午,舌头上的紫色仍然没有褪去,并且嘴里还有苦涩感。最后相关部门证实该蛋糕店使用的色素是不合格产品。

    说到这里,小九就要为大家科普下啦,我们平常吃到的色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色素,一类是人工合成色素。

    其中天然色素大部分是通过植物组织提取的,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所以绝大部分天然色素不仅没有毒性,有的还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45种。而人工合成色素是指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

    最新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甚至是转换成致癌物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色素有8种。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个疑问,天然色素这么好为什么还要用人工色素?

    小九调查发现,天然色素虽好,但年产量有限,相比于人工合成色素来说,天然色素价格高昂,使其在国内食品制造业中的应用较少。

    下面就让小九带大家了解一下这8种人工色素都是什么,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1.胭脂红

    胭脂红又名食用红色7号,从外观上看是红色至深红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油脂。可作为食品色素用于果汁饮料、配制酒、碳酸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酸奶等食品的着色,不能用于肉干、肉脯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胭脂红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尤其是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严重的有可能致癌。

    2.苋菜红

    苋菜红又名食用红色9号,从外观上看为紫红色粉末,为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常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罐头、浓缩果汁、青梅等着色。

    危害: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含有苋菜红的食品有致癌性,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

    3.日落黄

    日落黄又名食用黄色3号,从外观上看为橙红色粉末或颗粒,为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常用于果味型饮料(液、固体)、果汁型饮料、汽水、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罐头、浓缩果汁、青梅、冰激凌和药品的着色。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日落黄的食品,可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4.赤藓红

    赤藓红,从外观上看为红色或红褐色的颗粒或粉末,色泽鲜艳,常用于饮料、配制酒和糖果等食品着色,以提高其感官性。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赤藓红的食品,可影响神经系统,容易引起好动、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行为怪癖、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

    5.柠檬黄

    柠檬黄又称酒石黄,从外观上看为鲜艳的嫩黄色,常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着色,也用于羊毛、蚕丝的染色。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柠檬黄的食品,可导致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哮喘、发痒、四肢无力、荨麻疹、窒息感等症状。

    6.新红

    新红从外观上看为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常用于饮料、配制酒、糖果、青梅、山楂制品等食品着色。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新红的食品,可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还可影响生育能力。

    7.靛蓝

    靛蓝又名食品蓝1号,从外观上看为蓝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在食品中常用于腌制小菜、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等。

    危害:如长期服用含有靛蓝的食品,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8.亮蓝

    亮蓝又名食用蓝色2号,从外观上看为深紫色至青铜色颗粒或粉末,常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在食品中常用于糕点、糖果、饮料等的着色。

    危害:长期服用含有亮蓝的食品可导致泻性、突性(基因突变)或致癌性。

    健康贴士

    虽然上述这8种人工色素被我国列为可食用色素,但由于不法商贩的乱用,所以尽量少吃看上去“颜值”很高的食物。

    如果爱喝饮料,尽量选择无色的,尤其是对于还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欣媛】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